(通讯员:罗捷)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01 专业简介
吉林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 2002 年设立,是全国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院校之一(1998 年教育部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2003年开始本科招生,2007 年开始硕士招生,形成本、硕两个办学层次。2019年,《社会保险》课程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项目”。2020年,《劳动争议案例分析》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2020年,《社会保障学》被评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2021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被评为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社会保障学》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其雄厚的专业沉淀、踏实的学术作风、公平正义的专业理念、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有志学子。
02 师资队伍
吉林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与科研力量。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9人。共计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承担各级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有4名教师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访学深造,1名教师被授予“长春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名教师被遴选为“亚泰杯”优秀教师。
03 专业特色
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实训+品格塑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架构,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业务精湛、素质过硬、有责任担当的专业人才。
②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交叉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发展国际趋势与新文科发展理念,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体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发展特性,注重培养视域开阔、锐意创新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③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结合企事业单位职责权属,本专业培养去向既包括政府、机关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人事、行政管理等部门,同时也包括社会保险各级实务经办部门以及保险、金融、证券等金融机构部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04 课程设置
劳动关系方向: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劳动争议案例分析、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劳动合同经办实务、劳动与社会保障前沿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经典著作选读等。
社会保障方向:社会保障学、社会学、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老龄工作、社区管理、社会政策、人口经济学、社会工作、公共经济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实训、社会保障管理与经办实务等。
05 人才培养
面向国家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医疗保障、卫健、住房保障中心等政府部门、工会等机关团体以及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实务与人事行政等岗位,培养兼具管理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知识架构,系统掌握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具有公共服务精神和创新意识,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工作和政策研究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06 就业去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融合度高,就业面广泛,是吉林财经大学就业排名靠前的专业之一。就业去向主要为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人事部门与社保经办部门,负责人员招聘、人事调配、人事制度制定、干部档案管理、薪酬福利核算及发放等人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社会保险、公积金、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执行与经办。
07 招生问答
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优势在哪里?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明确。主要涵盖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人事部门与社保经办部门,是职能部门中的核心部门,专业与各级管理岗位之间的融合度较高,晋升空间较大。
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区别有哪些?
区别之一:专业隶属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企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就业方向不仅面向企业,同时也对应各级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
区别之二:涵盖内容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负责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等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除了负责以上工作之外,同时还负责社会保险、公积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的计算与缴纳,就业范围涵盖更广。
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吗?
可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去向多为公务员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岗位,其中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居多。
学院电话:0431-84539234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