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吉财公管·活动纪实】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度“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十)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8 14:40 点击数:

(通讯员:王小亚)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促进学生在了解国情乡情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2025年暑期,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响应号召、心系桑梓,踊跃参与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青春之我、笃行之力,在助力家乡发展、服务基层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为家乡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行政2421

王湘元

在防洪演练工作中,我的任务从前期场地布置延伸至现场居民引导。搬运防汛物资时,社区工作人员教我按“下宽上窄”的原则堆叠沙袋,既能节省空间又能筑牢防护;引导居民疏散时,需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群体,提前规划好无障碍路线。这些细节让我意识到,“防患于未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物资筹备、路线设计、人群关怀的每个环节里。通过亲身参与,我不仅掌握了应急疏散的实操流程,更体会到社区工作“以居民安全为核心”的责任底色。

红色精神讲座则为我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触动。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战争年代保家卫国、和平时期扎根基层的故事,那些带着岁月温度的细节,让奉献、担当等词汇变得具象可感。我逐渐明白,青年的责任无需刻意追求宏大,而是要像老一辈那样,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踏实做事,在社区需要时主动靠前,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

调解居民投诉的经历,让我学会了用同理心处理问题。面对邻里因燃烧异物引发的矛盾,我先倾听双方诉求,发现分歧的核心并非“赔偿”,而是“不舒服”的情绪。在社区干部的指导下,我协助联系维修人员、协调时间,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这个过程让我懂得,社区工作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只有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理解需求,才能把“小事”办得让大家满意。

此次实践让我真切感受到,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未来,我会带着这次实践中学到的责任与耐心,继续关注基层,提升服务能力,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暑期“返家乡”实践虽暂告一段落,但我们与家乡的联结愈发紧密。这段实践让我们读懂了家乡的变迁,也让我们明晰了自身的价值。未来,我们将持续以所学所长反哺家乡,带着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在求学与成长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争做家乡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与家乡共赴新程,共同书写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的青春答卷!

初审人员:白宇

复审人员:姜福奇

终审人员:李阳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