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吉财公管·活动纪实】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度“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六)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22 16:31 点击数:

(通讯员:王湘元)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促进学生在了解国情乡情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2025年暑期,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响应号召、心系桑梓,踊跃参与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青春之我、笃行之力,在助力家乡发展、服务基层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为家乡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公事2416白 欣

这个暑假,我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怀着些许忐忑与满腔热情,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在新建社区担任了一名普通的社区服务岗志愿者。短短数周,我从一个对基层工作知之甚少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一名真正走进群众、感受脉动的社区“临时工”。这段经历虽短暂,却如一本厚重而温暖的书籍,让我读懂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伟大,也在服务与奉献中找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连接点。未踏入社区之前,我印象中的社区工作无非是处理一些家长里短、盖章开证明的琐事。然而,当我真正坐在社区服务大厅的窗口前,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肤浅。社区,仿佛是国家肌体的最小细胞,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关乎百姓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具体事。每一份档案、每一通电话、每一次走访,都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与幸福。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者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那根“针”,他们用无比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编织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会了很多从书本上无法得到的新知识,提升了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面对问题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慌张无措,而是沉着冷静。更重要的是,这次实践活动深化了我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我以一个全新的建设者的视角重新审视我的家乡。我看到了它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也看到了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这让我对家乡的未来多了一份牵挂与责任,渴望学成之后能真正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回望家乡的每一程山水,都是心灵的归途。那些熟悉街巷与温暖笑脸,终将沉淀为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力量。愿每次归程都能点燃新的憧憬,带着家的温度,继续奔赴人生的山海。故乡,永远是我们最深的眷恋与最近的远方。

微信编辑:李思彤

初审人员:白宇

复审人员:姜福奇

终审人员:李阳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