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共青团工作 >> 正文
让共青团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文章来源: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8-11-13 23:46 点击数:

(通讯员 张洪博)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课题,各高校正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追求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但是人们在寻求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中,往往只注重创新,而常常忽视了对传统和现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对共青团在素质教育中的忽视,只要我们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共青团工作在宗旨、内容、方法和特点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共青团就是做培养人的工作,就是为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大潮中,高校共青团工作能全面参与并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一、促进大学生心理、道德素质的提高。首先,高校共青团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的动员广泛、规模较大,深受学生欢迎的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以及心理咨询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对于学生发展智力,调节情绪,学会交往,适应社会,保持身心健康都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高校共青团在长期的实践中,确实也很好地履行了这一职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团在开展工作中始终把学生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深入了解广大学生的内在心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时代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时刻让学生明白应该追求什么,弘扬什么,消除思想上的盲目性及对社会的茫然性,不断完善其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主要是通过积极参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共青团通过开展大量高品位的艺术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同时校园文化由于共青团的参与,使其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作用也更加明确和强大。共青团服务于大学生专业素质方面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深感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增强运用专业知识投身社会实践的信心和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勤奋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共青团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先进性。“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是团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是共青团工作又一项重要原则。坚持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青年,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是共青团的一贯任务。二是自主自律性。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是非强制性。学生多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地参与各类活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同时又注意调整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三是时空广延性和灵活多样性。从团员个体来看,团的意识伴随团员的身份作用于主体活动的一切时空;从高校团组织的活动情况来看,它涉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团的教育伴随看团员时时刻刻,而且团的教育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有思想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组织活动等等;在各项活动中,又包含着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且很多活动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任务的改变,需求的变化,又不断做出灵活多样和富有针对性的变化和创新,从而使团的教育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四是氛围感染性。高校共青团通过自身组织及其指导下的学生会、社团组织,作为校园建设中一支令人瞩目的有生力量,以其广泛参与,积极建设和注重引导的精神,大力营造创新、团结、拼搏、实践、成长的浓厚氛围,学生身边其间,深受感染。此外共青团通过宣传学习先进典型人物,通过大量的评先评优、推先创优等活动,教育、激励着广大学生。五是创造性。一方面高校共青团为了适应不同时期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总是在其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广大团员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青年人争强好胜求新求异的本能在同等群体氛围的刺激下,较容易转化为求新的欲望,进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审核人 梁烨)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